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,市属国有企业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,围绕增强核心功能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攻坚难点堵点,形成稳中有进、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态势。
一、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
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结构调整,推进“两非”“两资”剥离处置,全力推动闲置资产盘活。截至11月末,市属国有企业已完成9户“两非”“两资”企业处置,通过出租、自用等方式盘活楼宇、房屋、土地37处(宗),盘活面积约15.4万平方米,闲置多年的北辰大酒店实现整体盘活。与市自然资源局建立协同机制,推进不动产“解遗办证”,市属国企列入台账的45宗土地,68处房屋,全部完成确权办证。市城投集团建设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,盘活利用5132㎡闲置网点,争取中央和省级专项预算资金2904万元。开发建设“鞍享智游”智慧文旅平台,与全市AAA级景区和50余户文化旅游企业合作,发售“鞍山全域旅游卡”1500余张,持续深挖文旅市场潜力。市温泉集团布局由社区到景区、由健康管理到机构康养、由度假到医养的流量转化模式,精研中医康复理论技术,培育医药健康新赛道。2024年7月,汤岗子康复医院成功获批为辽宁省康复医院,第六届“中国创翼”创业创新全国总决赛中,“千年汤泥百年康养”项目荣获“创翼之星”奖,取得银发经济赛道全国第七名、辽宁省第一名的佳绩。
二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
完善市场化运营机制,实施“三能机制”建设攻坚行动,员工绩效薪酬占工资总额达到60%,实现业绩薪酬同向联动。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,各级企业经理层成员签订“两书一协议”100%。市鞍勤集团总部机构由11个压缩为8个,集团岗位由169个压减至110个,通过全员竞聘上岗激发员工积极性,利润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近3倍。市粮食集团构建粮食储备、运营两大业务板块,实现粮食政策性储备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分离,扛牢粮食安全责任的同时拓展多种经营,实现减亏64%,与电商平台和社区物业合作拓展销售网络,“粟邦”系列粮油产品远销新疆、福建等地,实现销售额1000余万元,为国有粮食企业转型发展闯出新路。
三、强化创新引领
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,坚持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“两端发力”,积极与科研院所、高等学校、民营企业等创新主体合作打造创新联合体,加速科技成果转化。市冶金集团与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在成果转化、联合研发、资源共享与技术交流四方面深入合作,围绕炼钢结晶器铜板表面增材再制造签署技术开发(合作)合同,为鞍钢提供实验和生产支持,共享研发成果;市城投集团积极参与辽宁科技大学千山湾矿业实验室建设,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;市供热集团加强智慧供热建设,加快换热站智慧化、信息化、自动化升级改造,实现热网平衡调控水平“可视、可监、可控”。
四、增强民生保障能力
市属国有企业牢记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命,积极投身城市“里子工程”建设,加强有效供给,提升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撑保障能力。市城投集团推进城中村改造(保障性住房)和保交房项目,扎实推进14个城市更新项目建设,已竣工残疾人康复中心、樱山体育公园等11个项目。市供热集团大力推进供热设施改造,涉及12个热源厂40台锅炉、24套上煤除渣系统和385座换热站等设施设备。持续开展访民问暖专项行动,构建30分钟维修服务圈,开展“暖心服务走访行动”,实地走访用户1096户;市交运集团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项目,更新纯电公交车305台,发送征集优化公交线网信息90余万条,优化线路6条,打造贯通全市东西的605线、贯通南北的77线和43环线,受到市民广泛好评。
市国资委将聚焦深化提升核心任务,推动国有企业在攻坚突破上再提速、在改革创新上再发力、在增强核心功能上再提升,全力以赴打造适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的现代新国企。
拟稿人:刘飞
联系电话:7226031